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李福太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8-04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28

李福太,1962年11月出生,宁夏固原人。1980年4月至1995年4月,李福太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固原县从事教育工作,此后于1995年5月转入固原市原州区人民检察院,历任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政工科科长等职,直至2022年10月退休,在不同岗位上扎实走过职业历程。

自幼时起,李福太便对书法怀有浓厚兴趣,多年来始终潜心钻研历代名家作品,在软笔书法领域持续刻苦研习,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份坚持为他带来了诸多收获:2012年9月,其软笔书法《人和社安》获固原市检察机关第三届廉政文化作品有奖征集活动二等奖;2013年12月,作品《执法为公》荣获宁夏检察机关第三届书画摄影展览软笔书法类三等奖;此外,他的硬笔书法作品《毛泽东诗词两首》曾获优秀奖。2024 年,他在原州区第六届 “迎新春” 千人现场书画大赛中,软笔书法作品获三等奖;同年4月,在盛唐系列第二届 “华夏杯” 全国书画大赛中再获三等奖。2025年4月,其软笔书法作品《和善》在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中获书法类一等奖。

如今,李福太担任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一级书法家。对他而言,书法不仅是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多年来未曾懈怠的追求,那些在笔墨间的钻研与收获,为他的人生增添了别样的厚重与光彩。

获奖作品欣赏:

这幅《和善》由李福太老师创作,展现了书法的流畅与洒脱。整体的字形宽松有力,笔触奔放,传达出一种温和、包容的气质,非常契合“和善”这一主题的含义。整幅作品气韵生动,充满了和谐与平静的力量。

首先,从作品的字形来看,两个字“和”和“善”的结构均匀而有张力,字形虽大但不失内敛,显示出一种温润的气息。特别是在“和”字的上半部分,笔画的交错流畅,给人一种和谐的感觉,呈现出一种平衡与宽容的意境。而“善”字则表现得更加有力,笔画的起伏变化让人感受到一种柔中带刚的力量,表露出一种内在的坚定与温和的包容感。两字相得益彰,体现了“和善”这一精神内涵,展现了字与字之间的互动与共鸣。

其次,李福太老师在用笔方面表现得非常自如,笔力刚柔并济,笔画的粗细变化有着十分精妙的控制。尤其是在“和”字的左侧笔画和“善”字的右上角部分,运笔的力度与速度恰到好处,既呈现出刚劲有力的笔触,也保持了流畅的节奏感。整个字形从上到下,笔画之间的转折都非常自然,流动感强烈,体现了书法艺术中行云流水般的气韵。

在墨色运用上,李福太老师采用了深沉的墨色,笔触的浓淡变化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层次感,同时也赋予了字形一种动感与生动感。字与字之间的留白适中,给作品增添了一份呼吸感和疏朗感,使得整幅作品既有力度又不失灵动。墨色的过渡也非常自然,没有过多的矫揉造作,整体呈现出一种顺畅自然的艺术效果。

虽然整体上非常出色,但仍有一些细微的提升空间。例如,字形的笔画如果能在一些转折处再精细一些,特别是在“和”字下半部分的收笔处,如果能稍微加强笔触的圆润感,可能会让整幅作品的流动性和立体感更加突出。

总体来说,李福太老师的这幅《和善》书法作品充满了温和与力量的融合,展现了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作品中浑厚的笔力与清新的气韵相得益彰,既表现了“和善”的内涵,又充满了动感与张力,充分展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与深厚的书法造诣。希望李老师在今后的创作中,能继续保持这种自由洒脱的风格,并在细节上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完善。

 

证书展示: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