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曙光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李曙光,笔名性情中人,1951年出生,江西省南昌人,系南昌市公安局退休人员。
李曙光长期从事公安宣传工作,以文字为刃,记录公安一线的真实图景。他笔耕不辍,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及省市各级报刊发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微型小说等各类作品500余篇,字里行间既有对案情的客观呈现,也有对法理的深度剖析。这份以笔墨服务公安事业的执着,让他先后5次获立三等功,2000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法制民警”称号,2008年获评南昌市“劳动模范”,诸多荣誉见证着他在公安宣传领域的扎实耕耘。在职期间,李曙光将实践经验与理论思考相融合,相继出版两部著作: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案情与法理》,以及由江西出版社出版的《安防技术简明教程》。
2011年退休后,李曙光的创作重心转向古典诗词。他潜心创作古诗词200余首,在平仄韵律中安放对生活的感悟。2022年,其作品《九一八》在全国“雅韵杯”赛事中斩获二等奖,展现出跨文体创作的多元实力。
从公安宣传的纪实书写到退休后的诗词创作,文字始终是李曙光生命中重要的表达方式。过往的职业经历赋予他笔锋的锐利与严谨,晚年的诗词创作则让他在古典韵律中寻得心灵的舒展。如今,虽已年过七旬,李曙光对文字的热忱丝毫未减。未来,他会继续以笔为友,让不同体裁的创作在生活中自然延续,让文字的力量始终伴随岁月流转。
获奖作品赏析:
李曙光老师的这首《夜教》为七言绝句,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静雅,读来令人心生温馨之感。全诗以夜晚孩童朗读为题材,通过描绘一个夏夜的学习场景,折射出传统家庭教育的温情画面和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敬意,实属佳构。
首句“格力轻风送絲凉”,起句即带出季节与环境氛围,用“格力”代指空调,轻轻一笔将现代生活引入诗中,却不显突兀。“丝凉”二字形象传神,凉意如丝线般轻柔拂面,赋予空间以温润清爽之感。李曙光老师此句兼具古意与现实感,是传统意境与当代生活的巧妙融合,别具匠心。
次句“伴孩咏读习文爽”,继续承接首句,点明诗题“夜教”之意,也写出家庭教育的温馨场面。孩童在夜晚读书,诗人陪伴左右,不仅“习文”,更是在传承家风与文化。“爽”字既写天气之爽,也映照心情之愉悦,为诗中注入真情实感。
第三句“稚声逐韵迴绕樑”,为全诗神来之笔。童声咏读,随着韵脚回荡在屋梁之间,“稚声”一词温柔有爱,“逐韵”二字点出朗读的节奏之美,“回绕梁”既写声音环绕不绝,也隐含“绕梁三日”之意,寓意孩童的声音清脆动听,情景交融,画面感十足。
尾句“明月窥窗闻墨香”则收束全诗,月光透窗,仿佛也在偷偷观望这一夜的温馨教学时光;“墨香”二字将读书氛围推向高潮,不仅是文字的香,也是文化气息的象征。此句将“明月”与“墨香”并置,自然流畅中透出一种古典的诗意,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而文雅的学习环境。
整首诗四句皆扣紧“夜教”主题,从环境写到人物、从听觉写到嗅觉,构建出一个既真实又诗意盎然的家庭夜晚学习场景。语言清丽雅致,不事雕琢而自有风韵,可谓是情景交融、声色俱佳。
总的来说,李曙光老师这首《夜教》于细节之中见温情,于寻常生活中见诗意,诗情与画面交织,情感真挚自然,实属佳作。恭喜李曙光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期待老师今后更多作品,继续将生活的美好与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诗句传递给更多读者。
其他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