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张仙英女士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16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9

张仙英,笔名秋之韵,1957年2月出生,浙江临海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已退休。

在长达数十载的教育征程中,张仙英始终坚守教学一线,默默耕耘,以高度的热忱和专业精神,深耕这片教育的沃野。与此同时,她积极投身教育研究领域,将课堂教学实践作为坚实根基,把教学过程中的深入思考与真切感悟,精心凝练成一篇篇富有见地的文字。她撰写的教学论文,多次在台州市级赛事获奖,还在《现代教育报》举办的全国教师论文大赛中荣获壹等奖,彰显了其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与精湛的实践总结能力。2001年12月,她凭出色的专业素养与积极的教育探索精神,成为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课堂教学研究中心会员,这一身份为她搭建了更为广阔的教育交流平台,助力她在教育之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文学创作,是张仙英与教育事业并行不悖的追求。多年来,她笔耕不辍,以灵动的笔触在文学天地里尽情驰骋。她创作的文章与诗歌,多见于红袖添香以及新浪博客等平台。1990年5月,她加入南疆诗刊社,成为诗协会员,同时还曾兼任过台州本地少年作家编辑部编辑。这些文学组织的接纳,让她对文字的炽热热爱有了更为坚实的寄托之所。

退休后的张仙英,将生活经营得充实而从容。她撰写美篇,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感悟;常常在头条发表小文,与更多读者交流心声。旅行,成为她拓宽视野的窗口,让她领略世间的万千风景;阅读,如同滋养心智的清泉,不断丰富她的精神世界;写作,则宛如心灵的静谧栖息地,承载着她的喜怒哀乐与人生思索。这三者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她晚年生活丰富多彩的美妙图景。

对张仙英而言,教育是她奉献一生的崇高事业,文字则是相伴始终的真挚挚友。展望未来,她将继续在阅读与行走的过程中,敏锐地汲取灵感,用细腻的笔墨记录下生活中的每一份感悟,让自己的生活在平和之中,始终透着丰盈充实的温暖底色。

获奖作品赏析:

秋之韵老师的《冬夜忆旧》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的现代抒情诗,透过冬夜的清冷背景,将一段青春旧梦缓缓铺展,回忆与思念如雪花般在字里行间悄然飘落,令人读之动容,恭喜秋之韵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

整首诗以“冬夜”为时间背景,以“忆旧”为情感核心,在清冷的环境中烘托内心的温情,营造出一种“寒夜怀旧,梦中重逢”的诗意氛围。开篇“冬夜,窗外/风,轻轻掠过/似你悠悠的呼唤,在梦的深处响起”,如梦似幻,极具画面感,将读者迅速带入一种安静却带有思绪涌动的氛围之中。秋之韵老师通过极富柔情的语调,引导读者走入一场关于青春与记忆的旅程。

在意象运用上,诗中多次出现“梦里”“草地”“阳光”“河畔”等意象,皆为温暖明亮之物,与“冬夜”这一冷调形成诗意的对比。特别是“追逐着蓝天白云,欢畅无忌,看炊烟,袅袅升起”一节,情景交融,既写出了记忆中的欢愉时光,也将一种自由奔放的少年状态生动展现。这种对童年或青春的回望,既真实又纯粹,具有很强的共鸣力。

值得称道的是,秋之韵老师在语言表达上的细腻与精准,例如“那时懵懂,不识爱之模样”、“幸福,便是那无忧的年少韶光”等句,兼具诗性与情感,毫不矫饰,却句句动人。整首诗用语质朴却意涵丰富,不流于表面的堆砌辞藻,而是真切表达了一份深藏心底的怀旧情愫。

诗作中间部分层层递进,从童年天真的回忆,到青春懵懂的感动,再到成长后对“幸福”定义的省思,结构清晰,情感流转自然,显示出作者在情绪铺陈和节奏掌控上的良好驾驭能力。尤其结尾“如你从前等我一般,等你/直到地老天荒”一语,是对整首诗情感的深情回扣,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作品在篇幅较长的情况下,若能适当分节或在形式上增加视觉层次,或许更能突出情感的阶段性转变,增强阅读的节奏感。此外,诗中虽然意象丰富,但个别段落略显密集,若能在意象之间留出更充裕的“呼吸空间”,将使整体更为灵动清晰。

总之,《冬夜忆旧》是一首将情感与画面、回忆与当下巧妙融合的佳作。秋之韵老师用诗性的笔触,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幅关于青春、友谊、纯真的美好画面。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唤起了我们每个人心中对那段无忧岁月的共鸣与感怀。作品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句优美,展现出秋之韵老师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细腻的艺术表达力,实乃本次评选中的佳构之作。期待秋之韵老师今后带来更多动人心弦的诗意之作。

证书展示: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