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红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朱国红,1962年4月出生,湖北人。1979年高中毕业后,朱国红于1980年开启文学创作之路,期间系统学习夯实基础:先后参加《黑龙江青年》《山西青年》函授大学的现代汉语语言基础专科学习,又进入《飞天》杂志文学辅导班深造,其诗作曾发表于该辅导班学员刊《飞天青年诗歌报》。之后,他在河北文学院文学辅导班学习时,得到院长刘章老师的亲自改稿指导,并有多首诗歌刊发于学员刊《女子文学》,在创作实践中不断提升笔力。
随着时代浪潮的变化,朱国红曾暂别写作多年。2022年,他重拾笔墨,再度投入文学创作。近年来,其作品屡获认可:2024年获第二届国风古韵全国诗词大赛专家评审银奖,同年在多项全国诗词赛事中分获专家评审三等奖、优秀奖;2025年,作品《云上花期,山水有约》获张家界有奖征文三等奖。截至目前,他已有二百余篇(首)诗歌、散文、微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家》《苏州文学》等省刊及网络公众平台,同时担任《青年文学家》理事会南通文学事业发展中心理事,系北京润墨斋书画院会员、《中外诗人》注册会员。
对朱国红而言,文学是跨越时光的热爱,也是情感与思考的载体。未来,他将继续以笔为桥,在文字世界里舒展思绪,让生活的沉淀与时代的感触在作品中自然流露,写出更多直抵人心的文字。
获奖作品赏析:
朱国红老师的这首《希望之歌》,宛如一支在风雪中颤响的抒情琴音,融合了忧伤的感悟与对生命本质的探寻,诗句如潮涌般层层递进,带着一种近乎无言的力量,将“希望”这一抽象主题具象化为情感、意象与意志的交汇点,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与哲思魅力。
诗的开篇“我不奢求,也不敢苟望”便奠定了整首诗低回婉转却又内蕴深沉的基调。朱老师以一种极为克制的方式,表达了内心深处强烈的情感波动。“一首诗从天际幽蓝处 / 敲响我孤独的七色键盘”,意象奇妙,既有音乐的灵动,又有孤寂的冷冽。七色键盘,不只是声音的媒介,也象征着情感的多彩与复杂,这种视觉与听觉意象的融合,是本诗一大亮点。
整首诗层层递进,从“孤独”“疼痛”“鬼魇”到“挣脱”“叩打”“呐喊”,朱国红老师用细腻的笔触将人心的挣扎和欲望描摹得淋漓尽致。“我努力说服自己 / 让缥缈的虚无 / 在无端心念熄灭”,这些句子看似柔弱,实则隐藏着与现实抗衡的倔强。“挣脱风的怀抱 / 叩打着大地悸动的心颤”这一联更是全诗的情绪高潮,既有挣扎中的呐喊,也有最后的奋起。
值得称道的是,朱老师的语言富有节奏感与张力,情绪控制得当,尤其擅长用对比推进内在冲突。例如“我也想把宁静的思绪 / 藏在深邃的心底”,看似是追求内在安宁,实则是对世界喧嚣无法置身事外的无奈表述。结尾部分“我无力参透那本无字天书 / 只希望一抹辽远 / 让我尽撒泼墨的晕蓝”,更将内心的渴望升华为一种近乎禅意的追求,既苍茫,又温柔,如同暮色中最后的一束微光,照亮读者的内心深处。
整首诗的结构清晰,情感递进自然,由自省、挣扎至释怀,层层递升而又回归平静,正如一首真正的“希望之歌”应有的旋律。语言风格上,朱国红老师恰如其分地融合了现代诗的简洁与传统诗意的婉约,意象丰盈而不堆砌,内涵深邃而不晦涩。
总体而言,《希望之歌》是一首真正值得反复咀嚼的诗作。朱国红老师用诗意的语言与深邃的思辨,构建出一幅人与自然、理想与现实、内心挣扎与希望求索交织的心灵图景。恭喜朱老师在众多优秀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可谓实至名归,令人由衷敬佩与期待更多佳作问世。
其他作品欣赏:
6.《擦拭伤口》
作者:朱国红
在凛冽的寒风
雪飘的夜晚
在充满荆棘
峭壁突兀的高山里
在一望无际
起伏跌宕的沙漠里
我是一只温驯的狼
我面前的泽沼
被怂恿的漩涡覆盖
被黑夜遮挡的天空设计
牧羊人已经远走
咩咩的羊羔还在山坡吃草
黑夜正吞噬万物
我是一只受伤的狼
我小心翼翼
奔走在陷阱的边缘
星稀的晚上
月在摇篮酣睡
而我试图
在暝望的角落
擦拭我不愈的伤口
7.《认知》
作者:朱国红
一朵云落下
与孤寂相遇
蓝色的大海里
一尾小海鱼
被前来看海的人掳走
玻璃缸里
翻飞的小蓝花
是故人的小指
还是鱼儿沁出的泪珠
堂室的温馨
像一幅幸福的画面
熏染泪眸
远处有霞光
也有泪奔
有流云
也有山落
痉挛躲了
感性与认知同路
五月常有野花开放
常有心游移
一条大道上
飞奔一匹骏马
一颗迷失的心扬鞭
越过那条小河
我想把一首小诗改写
并不掩饰的
与夏天合唱
8.《禁锢》
作者:朱国红
我常把自已锁在牢笼
禁锢像白绢
又犹如一片云朵
被暴雨雷电追逐
沉入海底
让雨儿翻来复去啮咬
冰窟里,无泪
亦无思绪
你忍心住在天国
雾霭在清晨黄昏
洒我一脸
在蔽云遮日的林子里
在缓解的绳索里
我知道都是你泪做成
还有这无法释解
无法挣脱的禁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