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盈寿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
赵盈寿,笔名清泉,1958年7月出生,甘肃省泾川县人,退休干部,大学文化程度。
他与书法的缘分,始于家族文化的浸润。赵盈寿出身教育世家,本家高祖为清末秀才,家族因五代十六人从事教育事业,于1994年获甘肃省教委首次颁发的“教育世家”称号。受此影响,他幼时便开始学写毛笔字,虽上学及在行政部门工作期间仍有练习,却未接受系统训练。
退休后,赵盈寿重拾对书法的热爱,进入老年大学专门研习书法,同时在及象书画院网上课堂接受正规书法教育,师从书法名家邹贵生先生,书法水平在系统学习中逐步提升。2024年,他的作品获首届“夕阳颂”全国老年书画艺术大展书法类二等奖,现系甘肃省庆阳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对赵盈寿而言,书法是家族文脉的延续,也是生活日常的静心之选。未来,他将继续沉浸于笔墨世界,在临习与创作中深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让这份扎根于家族记忆的文化情愫,在笔墨流转中自然生长。
获奖作品赏析:
赵盈寿老师的这幅书法作品《百年荣光映江山》极具历史感与气势,展现了老师深厚的书法功力和对百年历程的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纪实性,通过生动的笔墨与艺术表现,将百年风云、辉煌与变迁融合为一幅气吞山河的书法长卷。恭喜赵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实至名归!
首先,从书法的形式上来看,赵盈寿老师的笔力雄浑、气韵生动,字形刚劲有力,笔画坚实有力,整个字的结构均衡、端正,疏密有致。字形饱满,笔画之间既有张扬的力度,又不失柔韧性,体现了书法的力量感与流畅感的完美结合。每个字的笔锋都富有动感,给人一种从纸面中溢出的气场,带动着全篇的氛围。
其次,整幅作品的布局紧凑却不失灵动,既保持了统一的视觉效果,又在字距、行距的安排上巧妙地进行了呼应,使得整幅作品看起来更加和谐统一。上下行之间的衔接非常自然,给人一种节奏感和韵律感,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这种视觉上的舒适感以及与内容的契合,使得作品的艺术效果更为突出。
在内容层面,《百年荣光映江山》展现了中国近百年历史的壮丽与辉煌。从“百年荣光”这一词语开始,便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而后通过“映江山”将中国的大地与历史画卷勾画出来,具有浓烈的爱国情感与对历史的敬仰。赵老师通过这幅作品,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云以书法的形式呈现出来,凸显了书法艺术的文化表达力。
“百年”二字的写法尤为精彩。赵老师运笔时运用了力透纸背的笔锋,勾画出一个磅礴大气的“百”字,再辅以气势磅礴的“年”字,给人一种稳重而不可动摇的感觉,正如百年来中国的伟大复兴,坚实有力。字形的分布疏密适宜,显示出赵老师精准的笔力与布局的掌控能力。
此外,作品的底部署名与落款简洁有力,恰如其分地为整幅作品画上圆满的句号。赵老师的落款不仅起到了点缀的作用,也展现了书法创作中的品位与优雅。当然,若从更高的艺术层次来看,作品在部分字的过渡与衔接处,如果能够适当增强一些柔和的笔法,以形成更强烈的书法节奏变化,可能会更加丰富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力。此外,虽然整体气势磅礴,但适度的空间留白能让观众有更多的思考余地。
总的来说,赵盈寿老师的这幅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书法功力,更通过字体的表现,巧妙地传达了百年风云的历史感与时代感,情感表达真挚而深刻。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出诗意与力量,展示了书法作为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恭喜赵盈寿老师再次获得特等奖,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的作品!
荣誉展示:
其他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