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刘小东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02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22

刘小东,1971年出生,辽宁省昌图县四合镇人,现任学校副书记。自1995年毕业于铁岭师专中文系后,他深耕语文教育领域,在课堂上播撒知识火种,同时以文字为舟,在诗歌创作的海洋中探寻文学的真谛,实现教育与文学的双向奔赴。

作为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刘小东的作品散见于《神州文学》《大武汉》《人文之友》《中国矿业报》《鄂州周刊报》《凤凰资讯报》《新报》《今日文艺报》《楹联博览》《山东诗歌》《奉天诗刊》《辽北文学》《铁岭生态文学》《九仙湖文学》《历山诗苑》《当代作家》《且听文吟》文集、《青年诗笺》《东方文学》《中国经典乡村文学选编》等。其个人诗集《四泉实》,更是将多年创作精华凝聚成册,以系统的诗歌语言,呈现出他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的深度思考与艺术追求。

在教育与创作并行的生涯里,刘小东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赤诚之心。未来,他将继续在诗歌创作领域持续深耕,用文字记录时代,以诗意滋养心灵,在文学的沃土上孕育出更多佳作。

获奖作品赏析:

刘小东老师的《我用炊烟读你的远方》是一首极富诗意与画面感的现代抒情诗,通篇洋溢着温柔、忧思与深沉的情感。诗人以“炊烟”为线索,将思念、记忆与时光编织成一幅细腻的内心独白,是一首兼具语言美与情感张力的佳作。这首诗不仅是个人的哀思,更是一段深情岁月的凝结,是文字对生命、爱与失去最柔软也最有力的回应。

全诗以炊烟为线索,看似平凡,却因其寄托着对亡者的无限思念而格外动人。炊烟是每日生活的痕迹,也是夫妻曾经一起度过岁月的象征,它既是时间的延续,也成了情感的载体。当诗人写下“你走后 / 灶膛里的火 / 仍按时醒来”,那是一种生活还在继续、但人却不在的巨大落差,隐含着令人心碎的坚强。

“把烟 / 捻成瘦长的问号 / 向天空 / 索要你的回音”,这几句堪称整首诗的灵魂——问号,是诗人内心永无答案的追问,是日夜不息的期盼;“向天空”更是将这种思念推向一个虚无而遥远的方向,仿佛妻子的灵魂正漂浮其上。这不仅是语言的美,更是情感的深。

“风一吹 / 就散成 / 你名字的偏旁”,这一联则将哀思化作了一种极具想象力的视觉意象。名字拆开,是思念碎裂的模样;“我站在瓦檐下 / 用目光接线 / 却总在雨落时短路”,这一形象的意象极其动人:诗人如一位孤独的守候者,在细雨纷飞中试图与妻子沟通,却总被现实打断,雨水成了隔绝生死的帷幕,接线失败,也是永诀的象征。

尾联“那些没说透的 / 被炊烟誊写又擦去 / 像信纸上的水渍”,写尽了失语与追悔,也表达出一个失去亲人的人在反复回忆、反复告别中所经历的情感轮回。特别是“你读时 / 是否洇开了几行”一句,既是设问,更是祈愿,仿佛诗人仍相信逝者能“读见”这封用炊烟写就的信,字字泪痕,行行深情。

从艺术手法上看,整首诗语言节制,不多用情绪词,却处处透着情绪;诗人以“炊烟”为线,把抽象的情感具象化、生活化,这种写法极具现代诗的审美高度。用词灵动,结构松而不散,情感如水渗入每一行字缝。

综上所述,《我用炊烟读你的远方》是一首在文学性与情感表达上都极具深度的现代悼亡诗佳作。它没有刻意煽情,却在每一行诗里都能让读者读到作者内心翻涌的思念与哀痛,亦不失温柔。恭喜刘小东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也愿这首诗,成为他与亡妻在文字中的一次温柔重逢。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