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何亮文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8-28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38

何亮文,1950年3月出生,男,汉族,籍贯广州。

何亮文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有过知青、工人、管理员等不同身份的历练。工作期间,他担任大型企业报刊《广氮通》通讯员,在文字实践中积累了扎实的基础。1988年,他毕业于中国统计干部电函学院,1998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工业经济(经济师职称)资格证书,在专业领域持续深耕,不断提升职业素养。

在职业发展之外,何亮文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尤其专注于格律诗创作。他的作品在赛事中多次收获认可:所作格律诗《夜读》曾获第十六届 “古韵新吟杯” 全国诗词大赛铜奖,作品《七律・彭德怀》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此外,他还将创作成果结集,著有诗词选集《流光诗韵》,系统呈现了自身的文学积累。2024年,何亮文获北京汉墨书院院士证书,进一步印证了他在相关领域的投入与积淀。

无论是职业道路上的踏实奋进,还是文学创作中的持续探索,何亮文始终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段经历。专业领域的深耕与文学爱好的坚守相互滋养,让他的人生在务实与诗意的平衡中展现出别样的丰富性。

获奖作品赏析:

何亮文老师的这首《七律·彭德怀》,是一首情感深沉、格调高远的纪念性诗作。全诗结构严谨,对仗工整,情感真挚,既有历史纵深感,又有现实关照,堪称一篇集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力作。

首联“横刀勒马铸忠魂,抗美援朝统大军”,开篇即奠定了诗的豪迈基调。以“横刀”“勒马”之动势形象塑造彭德怀将军威武英勇的军人形象,“铸忠魂”三字则点出精神内核,使人物形象既有铁血之气,又有忠诚之魂。下句进一步铺展其历史功绩,“抗美援朝”是彭德怀一生最具代表性的壮举,用“统大军”点明其统帅之责,气势恢宏,庄严肃穆。

颔联“驰骋中原唯耿直,庐山会议发言真”,从抗美援朝回溯至国内事务。上句写其早年战功,“驰骋中原”既是实写也是象征,表现出他纵横捭阖、征战沙场的历史功绩。“唯耿直”则概括了彭老总的性格特征,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下句直指庐山会议之事,这一历史事件在诗中以“发言真”四字点出核心,寥寥数字却寓意深远,凸显出其直言不讳、敢于坚持原则的精神风骨。

颈联“西南三线晚来急,东北罡风早上闻”,则巧妙地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彭德怀在“西南三线”时期奉命主持工业布局建设,“晚来急”四字流露出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历史氛围。对仗句“东北罡风早上闻”意境深远,将时局风云与个人处境结合,既有自然之象,也有政治之压,让人读来不禁感受到彭德怀在动荡岁月中的身不由己与坚忍不拔。

尾联“动乱艰难仍努力,粉身碎骨为人民”是全诗的精神高潮,情感在此处彻底升华。无论是历史的动乱,还是命运的波折,彭德怀始终坚持信念,不改初心。特别是“粉身碎骨为人民”一句,慷慨悲壮,直击人心,是对彭德怀精神最深刻的写照,也是在诗意层面对“人民英雄”四字的深情致敬。

从整体来看,何亮文老师在本诗中对格律的把握较为稳健,用典得当,语意明确而有力量,通篇情感充沛而不流于煽情,彰显出一位诗作者对历史人物深刻的理解与尊重。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何老师并未仅停留在人物事迹的表面罗列,而是通过炼字炼句,将彭德怀的精神气质与家国命运紧密结合,展现了诗歌“以意为主”的创作原则。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