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王学敏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摄影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17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18

王学敏,其摄影领域的专业成就与实践经历颇为丰富。作为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王学敏在摄影领域深耕多年,尤其专注于手机摄影,至今已有近30年实践经验。对他而言,手机摄影不仅是一份持久的爱好,更已融入日常生活的肌理——无论是徒步途中的偶然发现,还是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他都习惯用手机镜头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将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

长期的拍摄实践中,王学敏不断精进技艺:通过系统学习手机摄影课程,与身边摄影爱好者虚心切磋,让手机随拍逐渐成为晚年生活中富有乐趣的精神寄托。他始终认为,只要用心观察,视线所及的美好景物皆可成为创作素材,这种对生活的敏锐感知,也让他的作品兼具温度与质感。

在专业领域,王学敏的付出收获了诸多认可:2024年,他先后斩获第24届平遥国际大展暨九州摄影百名摄影师联展金奖、FIAP世界摄影人大会“美好家园”主题展览优秀奖、“镜头下的童年”六一摄影大赛金奖、第六届九州摄影“2024魅力中国”摄影大赛特等奖,并获“2024年度中国纪实摄影十杰摄影师”“202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纪实摄影大师”称号;2025年,又荣获中国摄影百花奖。其摄影作品《静》还于2024年5月入刊《大众摄影》杂志,展现出扎实的创作功底。

多年来,王学敏通过摄影记录生活与美好,深刻体会着这门艺术的魅力与意义,也从中收获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未来,他会继续以手机为媒介,在徒步与旅途中追寻光影,用镜头定格更多生活中的美好瞬间,让摄影始终成为滋养生活的重要力量。

获奖作品赏析:

北山塔——吉林抚松

王学敏老师的摄影作品《北山塔——吉林抚松》是一幅充满传统文化韵味与自然意境交融之美的佳作。画面主景北山塔巍峨矗立,穿云而起,与周围层林叠翠的山林遥相呼应,构建出一幅静谧而庄严的山水人文画卷。王老师巧妙地以摄影之眼捕捉到了传统建筑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使这座承载厚重历史文化的塔楼焕发出勃勃生机与庄严风采。

画面构图上,王学敏老师采用居中的方式,使北山塔成为视觉的中心焦点。这种对称稳定的布局,使整个画面给人以沉稳、肃穆之感。楼阁式建筑自下而上层层递进,仿佛在向天宇诉说着千年风雨的故事。尤其是塔顶精巧的刹尖,犹如一点灵动的笔锋,划破天际,让人不禁对古人之匠心与今人之守护心生敬意。

色彩运用方面,王老师用淡蓝色的天幕作为背景,突出了塔体深蓝色檐口与朱红立柱之间的冷暖对比,使整座塔在画面中格外醒目却不突兀。塔身的青瓦与山林的翠绿之间色调相近,自然过渡,增添了画面的整体和谐感。这种“以静衬庄”的处理方式,不仅提升了画面的审美层次,也体现出摄影者深厚的审美修养与构图智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山塔虽为人造建筑,但在王老师的镜头下,它仿佛是一座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山之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东方哲思,也让人联想到王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空灵意境。摄影不仅仅是记录,亦是一种情感与文化的表达。王学敏老师正是以这样的情感投入,让这幅作品超越了物理画面的呈现,升华到了文化意蕴的层面。

若从摄影艺术的表现力上进一步提升,可以适度尝试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光影变化——如晨曦、黄昏或雾气缭绕时刻进行多次拍摄,进一步丰富画面的层次与情绪表达。此外,若后续欣赏也可抓拍或者后期增加一些远景或前景的处理(如部分古松、飞鸟等),或许能使画面更具深度与动感,增强叙事性。

总体来看,《北山塔——吉林抚松》是一幅饱含文化底蕴与摄影美学的优秀作品。恭喜王学敏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期待老师未来更多关于中华文化与自然风貌相融合的摄影佳作,继续为我们打开感知世界与文化的另一扇窗。

 

其他作品欣赏:

雨后小城南

雨前揽日

空中莲花

山城风景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