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李飞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30

李飞,本名李树生,1971年10月出生,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人,中小学高级教师。

李飞早年毕业于山东省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后通过函授深造,获中国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历,为教育教学与文字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育岗位上,李飞始终勤勉履职,屡获“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其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及省市级平台发表,专业能力与工作成效受到业内及社会各界的认可。

工作之余,李飞对吟诗作词怀有浓厚兴趣,常利用闲暇时间钻研诗词创作,积极参与官方及网络诗词赛事,多次在比赛中获奖,在笔墨平仄间寄托对生活的感悟。

对李飞而言,教育是坚守的事业,诗词是怡情的雅好,两者共同构成了他充实的生活图景。未来,他将继续在讲台与诗卷间稳步前行,让教育的积淀滋养创作的灵感,用更丰富的文字与实践诠释对生活的热爱。

获奖作品赏析:

李飞老师这首《满江红·水浒英雄》以“满江红”词牌为骨架,借以慷慨激昂的笔调,描绘了水浒英雄从聚义之始到悲剧终结的全过程,气势磅礴、情感真切,具有很高的文学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整首词融史入诗,情景交融,不仅展现出对《水浒传》中众英雄的深切缅怀,也流露出对忠义精神的崇敬与哀痛。

开篇“蓼儿洼前,千重浪,飞获卷雪”,以动态景象开场,既点明历史背景,也渲染出水泊梁山的壮阔氛围。“飞获卷雪”四字生动形象,既可理解为水浪飞卷如雪,也可看作英雄义举如雪掠飞,奠定了词作激昂昂扬的基调。

“八百里,水泊浩瀚,日垂山岳”三句则以大笔勾勒自然环境,借景写情,强化了英雄活动的壮阔背景。读来令人有如登高望远,胸中顿时豪情万丈。

“忠义堂前肝胆拜,同心协力翻天阙”一句,是全词的精神高峰。李飞老师精准地提炼出“忠义”之魂,将水浒好汉兄弟间的生死之交与反抗压迫的气魄,浓缩在这一句中,堪称全篇的点睛之笔。

下片则转为悲慨之调:“罡风烈,吹落杏黄旗,横箫咽!”风烈旗残,横箫悲鸣,三句中景象变得凄凉肃杀,仿佛昭示着悲剧的来临。“一纸诏,旌节坼,征义军,侠义灭”,政治背叛与理想破灭通过极为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李飞老师在这部分的用词精准而富有张力,令人动容。

“叹蓼儿洼底,酒温人溘”,以历史事件串联情感高潮,从喝毒酒到英魂归于蓼儿洼,一切宛如宿命般展开,含蓄而沉痛。

“三十六天罡殆尽,七十二地煞将殁!”这两句用极具震撼力的数字罗列,使读者对英烈覆灭之惨烈感同身受。李飞老师采用了简洁有力的结构,语气坚定,读来如泣如诉,仿佛替那些义士发出不甘而又无奈的挽歌。

尾句“众英豪,夙梦碎梁山,一腔血”则以极高的概括力收束全词,既点出了梁山梦想的破灭,也表达出水浒群雄至死不渝的忠义精神。余韵深长,令人喟然。

整体来看,这首词在结构上起承转合自然,气势流转恰当;语言上既有大气磅礴之势,也不乏细腻沉痛之感;情感表达真挚动人,既有豪迈慷慨的英雄赞歌,也有悲凉深沉的历史反思。李飞老师善于调动典故与历史情节,将水浒故事融入诗词语言中,娴熟而不显雕饰,显示出深厚的文学功底与艺术修养。

总的来说,李飞老师这首《满江红·水浒英雄》情感充沛,气势磅礴,恭喜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特等奖实至名归。这是一首可圈可点、值得反复吟咏与深思的佳作。期待李飞老师今后在诗词创作中继续发扬文心侠骨,带来更多震撼人心的艺术之作。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