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郑春生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8-29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34

郑春生,男,汉族,1964年4月出生,广东潮阳人。

郑春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始于少年时期父亲的教诲。其父曾言 “当潜心研习书法艺术,传统文化乃国之精粹,需代代传承”,这番嘱托不仅在他心中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更让他对书法艺术生出浓厚兴趣与认同。

青年时期,郑春生参军入伍。在部队的文化实践中,他的硬笔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硬笔书法比赛并展出,这一经历既是对其早期书法积累的肯定,也进一步夯实了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退伍还乡后,因需承担家庭重任,他的书法研习一度中断,未能保持系统精进的节奏。

即便在书法学习暂缓的阶段,郑春生对文字艺术的热忱仍未消减。数年前,他尝试涉足文学创作,参与本市诗歌、散文赛事,两件作品均成功入选并编入年度优秀作品汇编;随着年岁增长,他对书法艺术的崇敬与眷恋愈发深厚,近年重拾初心,以自学先贤碑帖为路径,重新投入书法技艺的打磨。今年年初,其书法作品入选本市书画比赛,再度编入年度汇编;近期,他接连参与 “韶华杯”“墨韵杯” 及墨缘堂全国书画大赛三项全国性赛事,均斩获特等奖,展现出扎实的创作功底。

在艺术求索之路上,郑春生始终秉持敬畏之心与进取之志。少时的文化启蒙、部队的实践历练、文学创作的积累,皆成为他深耕书法领域的养分。如今,他仍以探索者的姿态前行,力求创作出更具个人风格与艺术张力的作品,以笔墨为媒介,让更多人感受书法艺术的典雅韵味与文化深度。

获奖作品赏析:

郑春生老师的书法作品《半生吟》,以雄浑稳健的笔触、简洁明快的章法呈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底与浓厚的文化韵味。整幅作品视觉冲击力强,情感饱满,在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令人由衷敬佩。

从整体观感来看,此作采用的是篆隶风格融合的方式,字形古拙,力道沉稳,观之如山势巍峨、如钟鼓雷鸣。每一个字都字形方正、结构饱满,表现出郑春生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对字体结构的深刻理解。尤其在“慰”“樂”等字的处理上,笔画间的张弛有度、点划之间的停顿节奏极具匠心,营造出一派典雅清逸、庄重古朴的书法氛围。

在章法布局上,郑老师采用四行四列的排列方式,使作品在视觉上方整稳重,不浮不躁。这种规整的格局不仅强化了节奏感,也使整幅作品层次分明,具有强烈的仪式感。左侧的题款采用行书写就,与正文形成动静结合,既作为信息补充,也巧妙地起到了章法上的调节作用,使画面更加丰富耐看。

内容方面,诗意清雅,情感平和,是一首寄托淡泊情怀、表现人生感悟的作品。全诗以“茶”“诗”“鱼”“峰”等意象寄托心志,流露出一种隐逸悠然、退而不悲的处世态度,与整幅书法作品的风格高度契合。这种诗与书的契合度,体现了郑春生老师对文字内涵的体察与升华,真正做到“书以载道、文以抒怀”。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郑老师对笔墨的控制力十分娴熟。运笔沉着果断,转折处劲健有力,收笔处常带有自然回锋,既有力度又不失柔韧,使整个字的气息贯通如一。墨色上整体浓淡一致,笔笔分明,没有浮躁之气,可见其书写过程中的专注与静定。

若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提出一点建议,作品整体虽规范精谨,但在表达情绪层次和个性笔意上略显克制。如果后续在个别字形上适度增加一些线条的跳跃感与变化度,例如在撇捺或横竖转折处,适当加入个性化的提按节奏,有望使作品更加灵动,兼具稳重与洒脱之美。

综上所述,郑春生老师的《半生吟》无论从技法、章法还是内容上来看,均展现出高水准的艺术修养与文化情怀,是一幅集传统笔墨精神与个人情志表达于一体的佳作。衷心期待郑老师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深耕传统、拓展个人风格,带来更多令人赞叹的书法精品!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