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辉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摄影二等奖
张贤辉,笔名雪松,1980年6月20日出生,湖南永州人,现任职于宁远县中和镇自然资源所,从事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
1995年初中毕业后,张贤辉于1996年进入湖南省零陵工业学校学习,在四年学制中始终勤勉钻研,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毕业后,他持派遣单回到宁远县,于 2004 年正式到宁远县鲤溪镇国土所工作,负责基本农田相关管理工作,在与基层群众的频繁接触中,积累了扎实的业务经验。
之后,他调任至宁远县仁和镇工作。2024年,随着编制调整,他进入中和镇自然资源所工作至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张贤辉从未停止学习提升:2005年至2008年,他进入湖南省省委党校学习,主修法律专业,为实际工作中处理涉法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2013年10月,他前往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天津总部工作,同时兼任中央广播电视台记者,这段经历让他在更广阔的平台上拓展了视野,也让他对国土资源领域的工作有了更宏观的认知。
不同岗位的历练让张贤辉兼具实践经验与理论视野。多年来,他在每个岗位上都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履职,既扎根一线掌握实际情况,又通过持续学习提升专业素养,为相关事业的发展持续贡献力量。
获奖作品赏析:
张贤辉老师的《双彩虹》摄影作品,捕捉了大自然的神奇瞬间,展现了自然美景与摄影艺术的完美融合。照片中的双彩虹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给人以震撼与美的享受。
从整体构图来看,画面中出现了两道色彩鲜艳的彩虹弯曲在天空,形成了自然的美丽拱形。彩虹的出现与天空中微弱的云层相对比,凸显了雨后初晴的清新气息。在彩虹下方,平静的地面被雨水洗净,水面如镜,反射出彩虹和周围景物的倒影,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这种倒影的效果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对称感,还让整个画面更加宁静与和谐。
背景的建筑与树木以及湿润的地面,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生活气息。建筑的红墙和绿色的树木,与彩虹的色彩相呼应,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交融。湿润的地面反射出彩虹的光辉,增强了画面的动感与灵动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和城市景观的完美结合。
彩虹本身的象征意义也赋予了这幅作品更多的情感深度。双彩虹在自然界中较为罕见,给人一种希望与幸运的感觉,仿佛象征着未来充满美好与无限可能。整幅画面通过这一瞬间的奇迹,传达出对大自然美丽和力量的赞美,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心灵的洗礼。
从技术层面来说,张贤辉老师在拍摄时抓住了彩虹的色彩与反射,运用了极好的光线控制和构图技巧,使得色彩的层次丰富且鲜明,光影的运用得当,整个画面既清晰又富有层次感。雨后的清新和自然景象的交织,在照片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总的来说,这幅《双彩虹》摄影作品呈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景象。张贤辉老师通过对这一瞬间的捕捉,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美丽,也通过细腻的构图和光影变化,让这幅作品充满了深度与情感。是一幅值得细细品味的自然风光摄影佳作。
其他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