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何芒江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31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42

何芒江,1985年8月出生,湖南人,汉族。

疫情期间的居家时光,让何芒江与文学创作结下了缘分。受网络文学的潜移默化熏陶,他渐渐将文学创作视作生活中一份特殊的爱好,在文字世界里寻找表达的乐趣。

随着创作的深入,何芒江积累了不少诗文作品。这些承载着个人思考与感悟的文字,得到了诗友与前辈的认可,这份肯定也让他更坚定了在文学道路上探索的脚步。他希望能以文为媒,在往后的日子里与同好多多交流,在思想的碰撞中共同精进。

对何芒江而言,文学创作既是疫情期间偶然萌生的爱好,也是生活里逐渐沉淀的习惯。这份对文字的热忱,不仅丰富了日常,也为他打开了一扇与世界对话的窗口,让平凡日子里多了几分笔墨的意趣。

获奖作品赏析:

何芒江老师的《雨景》凭借其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层次荣获特等奖,实至名归!这首诗以雨景为主题,通过描绘不同的自然景象与心境变化,展现了雨水、风景与人物情感的完美融合,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享受。

诗歌从“雨落水浮光”开篇,通过对雨滴与水面的描绘,便展现了诗歌的宁静氛围。“人归巷染香”紧接着勾画出人物归家的画面,香气弥漫的巷道增添了画面的温馨感和生活气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安静、舒适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份雨后清新的空气和归属感。

接下来,“清风桥上过,碧水涧中扬”则将视角从人物转向了景物,展现了清风与水的互动。诗人在这里通过“桥”和“涧”两个场景的描写,传达了水景的灵动和自然界的生气。风与水的变化给画面增添了动感,展现了雨景带来的生机与清新。

“树下风迷眼,花间露沁裳”继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雨后的花草与风景。树下的风让人眼迷,花间的露水沁入衣裳,所有的细节都营造出了一种和谐宁静的雨后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腻之处的敏锐观察。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进一步将视野放大,展示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与戏剧性。“雷鸣惊壑谷,电闪镇河山”通过雷电的描绘,突显了自然界中强烈的动荡与力量。而“风摇花乱影,雨打草浮香”则通过对雨水与风的描写,突出了自然景象中的动感与生气。通过这种动态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景象的美丽,也表现了雨天的多变与神秘。

诗歌后半部分则转向更为深邃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清风扑面冷,美酒入喉凉”等句,展现了自己在雨景中的悠闲与放松。这里的“美酒”和“清风”更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将目光聚焦在更广阔的景象上,“日雨清清爽,时风飒飒强”,通过对天气与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力量。接着,“青峦披玉髓,碧涧吐星芒”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进一步突出了雨后大自然的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场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雨景的深刻理解与情感表达。从宁静的巷道、清风与碧水,到雷电交加、风起云涌,再到悠闲的品酒与放松,诗歌的层次非常丰富,情感非常充沛。每个细节的描写都精致入微,画面感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若从提升的角度考虑,虽然这首诗在整体上已经非常完美,但某些句子如“雨落水浮光”稍显简略,如果能在描绘中增加更多生动的细节,可能会进一步丰富画面感,让整体效果更具层次感。

总体而言,《雨景》是一首极具诗意与艺术性的作品,何芒江老师通过细腻的语言与自然景物的巧妙融合,展现了雨天的宁静与动感,情感真挚且深沉。作品情感丰富,层次分明,不仅为我们呈现了雨后的美丽景象,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生活的热爱。恭喜何芒江老师获得特等奖,期待他在未来创作更多触动人心的作品!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