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曾云竹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散文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25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52

曾云竹,1953年生,江苏盐城人。

曾云竹在市级机关履职二十余年,工作之余始终保持着对文字的热爱,善长杂文、散文与现代诗词创作。他的作品风格朴实,体裁多样,字里行间可见其人格品性,多次在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著有13万字的《茶余饭后》,以及收录100余篇诗词的《自留地》;其散文诗《故乡》在2022年“璀璨星光杯”全国诗词大赛中,经线下专家评审荣获一等奖。

如今,文字早已成为曾云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那些在笔端流淌的思考与感悟,既是过往岁月的沉淀,也让他在与文字的相伴中,持续感受着创作带来的充实与力量。

获奖作品赏析:

《夏天的故乡》是曾云竹老师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真挚的情感,展现了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文章开头便以“踩着春的脚印,迎着初升的娇阳”这样生动的语言,把读者带入了那个温暖的夏天,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作者与故乡的亲切联系。

从第一段开始,诗人以“盐碱地泛着白霜”来刻画故乡自然景色的独特风貌。盐碱地的描述展现了这片土地的坚韧与贫瘠,而随着四季变化,盐蒿的颜色也随之改变,展现了季节的更替。这一细节不仅让人感受到故乡四季的变幻,还通过“盐蒿变青,夏天即已来临”来暗示夏季的气息。这里的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充满了诗意。

接下来的几段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让人仿佛身临其境:“鱼翔浅底,蛙儿在莲上蹦跳,蜻蜓点水嬉闹。”这些景象既清新又富有生命力,展现了夏天的活力与生气勃勃的景象。同时,“百鹭成群飞起,象大海波涛,翻滚回旋,一浪高过一浪”这一描写更是将鸟类的飞翔与海浪的波动相结合,形成强烈的画面感,表达出自然界生命力的激荡与美丽。

散文中也通过对乡村劳动场景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对故乡的情感寄托。“六月黄开始登场,牛儿拖着石滚‘打场’”这一段勾画了夏季丰收的场面,既有对自然产物的描写,也有对故乡人勤劳生活的记录。而“夜热中,牛公会喊起号子”则将声音与氛围结合,传递出一种传统的乡村气息,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号子声,带着无尽的情感。

当散文提到“家家门前搭个凉厰,厰下放张长桌”时,诗人将传统生活的细节一一呈现出来。夏天的夜晚,乡亲们摇着蒲扇,吃饭、乘凉、听戏,展现了那种悠闲、惬意的乡村氛围。这种生活的细腻描写勾起了对过去的美好记忆,让人感受到那份简单而充实的幸福感。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故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万顷,满眼是灰墙红瓦小别墅”这一转折让人深感对故乡变化的惋惜。现代化的建设带来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空调、电动车、小汽车等现代化设施的普及,标志着故乡的繁荣,但却也让故乡失去了一些原本独特的气息。文章通过“腥风的味道”这一极富象征意义的表达,表达了对故乡变迁的情感,虽有现代化的美好,却让人不禁怀念曾经的淳朴与自然。

文章的结尾充满了情感的升华:“我留连夏天的故乡,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的回忆和梦想。我祝愿夏天的故乡,愿她永远美好,幸福绵长。”这句话饱含深情,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故乡未来的美好祝愿。无论外界如何变迁,故乡始终是诗人内心的根基,是承载着童年记忆与梦想的地方。

从语言的角度看,曾云竹老师运用了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文字,通过具体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象、乡村生活以及内心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文章既有对故乡自然风光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乡土生活的真实再现,更有对故乡变迁的深沉反思。这种对故乡的情感既有怀旧的温情,也有对现代化进程的忧虑,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深度。

总体而言,《夏天的故乡》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它不仅仅是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对过去与现在的深情回望。曾云竹老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把故乡的美丽与变迁刻画得入木三分,使得这篇散文充满了时代感和情感的深度。

其他作品欣赏:

 

4.《我有一头黑发》

我有一头黑发。

每当我洗完头,满头黑发像雨后椿芽,茂密、蓬勃刚劲、黑亮。发质芬芳,心情特别舒畅。

满头黑发,像墨一样。没有焗染,自然大方。年轻人发黑,那是自然。可我已年过七十,正值古稀时光。

岁月匆匆,年华似水。发色象征着岁月。小时候,黑发童真,似小小黑色神灵,黑发配上童装,在快乐的少年岁月中,一路狂奔,憧憬着人生的美好梦想。读书时,黑发同窗,黑了教室,黑了校园,黑了操场,它让我增添了求知的欲望。人伍后,练兵场上,刺刀映着黑发闪闪发光,乌黑的短发佩戴着军帽,点缀着绿色军装,尽显军人的刚黑发伴随我一天天成长。迎风而立,逢雨湿滑,不暴不弃,老来无恙。

我拥有一头黑发,它让我少了白头老翁的愁怅,它为我的生命长河增添了光亮。

我拥有一头黑发,它使我在蹉跎岁月中豁然开朗,它带给我青春的脸庞。

我拥有一头黑发,抚平毛躁,遮盖分叉是它强项,三七开的发型,搭配黑色,让颜色更酷,强烈的线条感弥补了色彩的死板,它让我童心不老,积极向上。

我拥有一头黑发,因为对比强烈,在黑色的背景下使诗白发者更加无所遁形,更加羡慕。

我之所以拥有老年黑发,是因为人生看淡。因为看淡,所以幸福,我懂得顺势而生,坚定着自己的生活方向。我之所以拥有老年黑发,是因为有个好的心境。因为好的心境,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懂得替人作想,帮助别人,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

我之所以拥有老年黑发,是因为懂得规律,因为无为的智慧,就是做好自己,其它都交给了上苍。我之所以拥有老年黑发,是因为具有一颗赞美的心,学会了生活中的随意与任性。随意而行,不给自己太多的限制,心胸开阔,充满畅想。

黑发依旧在,岁月在流淌。

我珍惜老年黑发。我为拥有老年黑发而自豪,而快乐。每当梳理这头黑发,我神采飞扬,全没了古稀之年的老相。

5.《夏天的故乡》

踩着春的脚印,迎着初升的娇阳,我匆匆走进夏天的故乡。

夏天的故乡,盐碱地泛着白霜。河边,路边,海边,盐蒿茂盛,一年四季,春绿,夏青,秋红,冬黄,不断变着色样。盐蒿变青,夏天即已来临。

夏天的故乡,河水清潵,鱼翔浅底,蛙儿在莲上蹦跳,蜻蜓点水嬉闹。河中野鸭成群,龟鳖相遨。

夏天的故乡,百鸟飞翔。百鹭成群飞起,象大海波涛,翻滚回旋,一浪高过一浪。还有世界珍禽丹顶鹤,红顶长颈,一声呜叫,动人的歌声响彻四方。

夏天的故乡,“六月黄”开始登场,牛儿拖着石滚“打场”。夜热中,牛公会喊起号子,优美的情调,驱走了闷热的烦脑,迎来了月亮的微笑。

夏天的故乡,玉米成熟,孩儿们掰来几个,在灶堂里薰烤,烤后的玉米,颜色焦黄,啃上一口,青翠嫩香。

夏天的故乡,家家门前搭个凉厰,厰下放张长桌。白天,厰内吃饭,晚上,烧堆艾草驱蚊乘凉,入夜,桌上睡觉堪比木床。

夏天的故乡,既闲适又热闹,晚上有许多乡亲摇着蒲扇,打着手电,听艺人拉二胡吹长箫,沁人心扉的是优雅婉转的淮剧小调。

现在不同了。走进夏天的故乡,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良田万顷,满眼是灰墙红瓦小别墅,家家装有空调,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户户门前停靠。海水制盐,海风发电,高速,高架,高铁,机场,港口,码头,四通八达,环境非常美好。但令我不能忘怀的仍然是故乡的风貌和腥风的味道。

我留连夏天的故乡,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的回忆和梦想。我祝愿夏天的故乡,愿她永远美好,幸福绵长。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