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黄飞虎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7-10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33

黄飞虎,笔名散人诗客,1961年6月出生,江西鄱阳人,原任职于国营供销社,现已退休。

黄飞虎热爱文学,对田野生活有着天然的亲近感,这份质朴的热爱也融入了他的生活与精神世界。工作之余,他的生活丰富而充实:热衷于篮球、乒乓球等运动,更对诗词文化怀有浓厚兴趣。多年来,他广泛阅读历史文化典籍与诗词名著,在古典文学的浸润中培养着对文字的敏感度,也逐渐拾起创作的笔,将生活感悟与乡土情怀倾注于诗词之中。

退休后的黄飞虎,有了更多时间投入到热爱的领域。他依旧保持着对乡野的关注,在漫步乡间时捕捉灵感,在翻阅诗卷时汲取养分,让创作成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

对黄飞虎而言,诗词创作不是刻意的追求,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未来,他将继续在文字与生活中寻找平衡,让生活的气息与诗词的韵味在笔下交融,写出更多带着生活本真的作品。

获奖作品赏析:

《忠魂不朽(屈原)》是黄飞虎老师创作的一首诗,情感充沛,意境深远,传递了对屈原这位伟大文学人物的崇敬与怀念。整首诗歌从多角度展现了屈原的忠魂与不朽,语言饱满,情感浓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分析。

首句“离骚一曲贯长空”便点明了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并通过“贯长空”这一比喻,展现了这首诗歌的精神穿透力与传世价值。屈原的《离骚》以其雄浑的气势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还深刻地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通过这一句,诗人让我们感受到屈原诗歌的历史深度和它跨越时空的震撼力。

第二句“世界非遗耀彩虹”则巧妙地将屈原的文化遗产与“世界非遗”这一现代概念结合,突出屈原及其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屈原不仅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更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用“耀彩虹”来形容屈原的影响力,极具画面感,似乎在诉说着屈原的精神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跨越国界、照亮四方。

“汨江忠骨泛青浪”这一句则通过具体的景象再现了屈原忠魂的永恒。汨罗江是屈原的最后归宿,也是他精神的象征。“忠骨”二字传递出屈原的忠诚与坚贞,而“泛青浪”则如同赋予忠骨以生命与灵魂,使屈原的英勇和不屈精神与自然景象相融合,充满了诗意与力量。

接下来的“神州处处忆屈浓”,这句诗描绘了屈原精神在中国大地上的深远影响,表现了屈原忠魂在神州大地上生生不息的情感延续。每一寸土地都铭记着屈原的伟大,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纪念,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这句诗语气温柔而充满怀念,给人一种文化共鸣的力量。

“英灵不朽普贞风”展现了屈原的忠魂通过风的形象传递着永不磨灭的力量。诗中的“英灵”是屈原不朽的精神象征,而“贞风”则是对屈原坚贞品格的礼赞。风作为自然界的元素,象征着自由与传递,诗人巧妙地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屈原精神超越时空的永恒流传。

最后一句“浩气凌然寄苍穹”通过“浩气凌然”和“苍穹”这两个词汇,展现了屈原的英灵气吞万里、浩然正气的无畏姿态。诗人将屈原的精神气质与苍穹相连,突出了屈原气节的崇高与伟大,表现了他不屈不挠、独立人格的卓然风采。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极为充沛,语言简练却富有诗意,意境辽阔而深邃。黄飞虎老师通过对屈原忠魂的歌颂,不仅展现了他作为文学巨匠的精神魅力,更通过细腻的艺术手法赋予屈原一位民族英雄的崇高形象。

总的来说,这首《忠魂不朽(屈原)》无疑是一首有着深刻历史文化内涵的诗歌,黄飞虎老师通过其精湛的笔力与真挚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展现了屈原不朽的精神和文化价值。恭喜黄飞虎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期待更多此类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的精神触动和文化思考。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