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永刚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特等奖
柴永刚,笔名雪牧,1963年2月出生于内蒙古包头,祖籍河南洛阳新安县磁涧镇柴湾村,1981年参加工作后就职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包头工务部门,直至退休。
他兴趣多元,对文学、经济、史地、军事、时政等领域均有涉猎,亦喜爱围棋与旅行。闲暇时光里,他专注于原创诗词创作,将生活感悟与家国情怀融入笔墨,在平仄韵律中构建独特的文学世界。其作品题材丰富,代表作包括《七律·雪望》《七绝·寻梅》《七绝·春望》《卜算子·迎春花》与《忆秦娥·沙尘暴》等,字里行间兼具文人情怀与时代思考。
凭借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创作,柴永刚多次在诗词比赛中斩获荣誉,其作品以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意境和细腻的笔触,赢得广泛认可。这些获奖佳作不仅是他个人文学素养的体现,更是其将多元兴趣转化为创作养分的生动见证。
如今,柴永刚依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诗词创作。未来,他将继续深耕文字世界,用诗词记录生活点滴,在传统与现实的交融中,谱写属于自己的文学华章。
获奖作品赏析:
柴永刚老师的《七律·雪望》是一首意境深远、情感丰富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雪景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同时融入了自然景象与哲理思考。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勾画出了冬雪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表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先,从开篇的“风吹雪画瑞翻空,梦见花飞普絮冬”来看,诗人以风雪为起笔,勾画出了一幅瑞雪纷飞的画面。这里的“风吹雪画”极具画面感,给人一种生动的视觉冲击,仿佛眼前的雪花随风飞舞,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梦见花飞普絮冬”则通过对冬雪的描写,带有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花飞与雪絮交织,既是对雪景的美好描绘,也暗含了梦与现实交错的诗意。
接下来的“镜野晴晗墒漫地,形江阴牧雾归松”则描写了雪后的清晨景象。诗人通过“镜野”这一比喻,表达了雪后的大地如镜般的洁净与清明,而“晴晗”则让人感受到温暖的阳光逐渐照耀大地,给人一种清新与宁静的感觉。“墒漫地”则让人联想到雪后大地湿润,生命在静谧中复苏。而“形江阴牧雾归松”则通过江边的牧雾与松树的形象,给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感与诗意,描绘了雪景中的柔美与宁静。
“身甘淡粒虚霾气,心暖清肤素泪从”这一句则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表达。这里的“身甘淡粒虚霾气”传达了一种淡泊与超脱,诗人仿佛与外界的浮躁隔离,感受到了一种纯净的自然力量。“心暖清肤素泪从”则表现了诗人在雪景中的内心触动,这里的“泪从”没有过多的解释,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情感悟,眼泪中透露着感动与宁静。
总体来说,柴永刚老师的《七律·雪望》通过雪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高远的艺术追求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恭喜柴永刚老师凭借这首诗荣获特等奖,实至名归。期待未来能看到更多这样充满哲理和艺术感的作品,继续带给我们丰富的精神享受。
其他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