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华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国画特等奖
李源华,笔名墨缘心灵,1956年7月出生,重庆人,曾任职于重庆市第十一人民医院,担任护理部干事,拥有主管护师职称。在43年的医务工作生涯中,他以专业与仁心守护健康;工作之外,他执起画笔,在国画山水的世界里勾勒诗意人生,将对艺术的热爱转化为持续的创作实践。
1956年,李源华出生于重庆市文化宫,成长环境的艺术氛围自幼滋养着他的审美志趣,尤其对国画山水情有独钟。巍峨山峦的苍劲雄浑、飞瀑流泉的磅礴气势,深深触动着他的心灵,也成为其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即便投身繁忙的医务工作,他仍坚持临摹古画、外出写生,在笔墨间探寻传统水墨画的精髓。
多年来,李源华的艺术探索收获颇丰。他的国画山水作品以山峦叠嶂、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观为主题,通过精妙的构图、灵动的笔法,营造出宁静悠远的意境,既展现出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独特韵味,又融入了个人对山河壮丽的感悟,更传达了对美好生活向往与追求。凭借这些饱含匠心的创作,他在多个赛事中崭露头角:曾多次参加重庆市民政局和沙坪坝区举办的画展,分别荣获二等奖与参赛奖;2025年,更是在全国性书画赛事中大放异彩,其作品在大地杯、墨缘堂全国书画艺术大赛中斩获特等奖,在第二届秦韵杯全国书画大赛中揽获专家评审金奖与二等奖,在第一届翰林杯全国书画大赛中同时获得金奖与优秀奖,得到专业评审的高度认可。
如今,李源华依旧保持着对国画山水的炽热热爱。未来,他将继续以笔墨为舟,在山水画卷中深耕,用丹青妙笔描绘祖国山河的壮美,让传统艺术的魅力在创作中焕发新的生机。
获奖作品赏析:
李源华老师的国画作品《雨后泉声》通过细腻的笔墨和深刻的意境,将自然景色与艺术表现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在雨后恢复生机的瞬间,给人以心灵的洗涤与宁静的感受。恭喜李源华老师荣获特等奖,这幅作品无疑是值得称赞的艺术瑰宝。
从整体构图来看,《雨后泉声》极具气势与层次感,远近之间的空间层次分明,山川与水流的结合相得益彰。画面中,巍峨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似乎正处在雨后的静谧时刻,山间水流潺潺,给人一种清新且平和的感觉。画中的山石苍劲有力,层层叠叠,呈现出一种自然的粗犷美感,仿佛诉说着天地间的古老传说。
李源华老师在画面中的运笔技巧值得特别称赞。画中的水流与山石运用了传统的工笔与写意相结合的技法,山石的刻画力透纸背,笔力凝练,水流则柔和流畅,呈现出动态与静态的对比,给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与张力。尤其是瀑布从悬崖上倾泻而下的表现,气势磅礴,仿佛能听到那远远传来的水声,增强了画作的画外音。
色彩运用方面,李老师选择了黑、白、灰等冷色调为主,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但在一些细节处却有精准的色彩点缀,如画中房屋旁的几株金黄的树木,它们的颜色在沉静的背景中显得尤为突出,形成了一种温暖与冷峻的对比。这样的色彩运用不仅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也令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与情感张力。
在细节描绘上,李老师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十分细致,画中的树木、岩石、流水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尤其是瀑布与水流的部分,墨色变化丰富,既有水的清澈透明,又有山的巍峨沉稳,整体表现了“雨后”的生动氛围。此外,远处山脉被薄雾笼罩,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幽深的意境,使得作品既具写实性,又不失浪漫的诗意。
总体而言,《雨后泉声》是一幅典雅与力量并存、静谧与生动交织的作品。李源华老师通过这幅画作,完美地呈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画者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期待李老师未来能创作出更多如此精美且充满哲理的作品,继续为我们带来震撼心灵的艺术享受。
其他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