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王德友先生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书法特等奖

发布时间:2025-06-25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60

王德友,笔名一心、彭友,1938年1月出生,湖南双峰县荷叶乡人。他的人生轨迹交织着工科背景与文学理想,从国家建设的技术岗位到笔耕不辍的创作生涯,始终以多元身份践行着时代使命与文化追求。

1964年,王德友从中南矿冶学院(今中南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公安部12局(沈阳)工作。1969年底,他入川支援“三线建设”, 于永川县参与筹建重庆光电技术研究所,历任团委书记、组织科长、处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等职,直至退休,获高级政工师职称。1979 年底开始业余文艺创作,职业生涯中,他多次获评荣誉:1959年7月被评为长沙市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同年10月获评湖南省五好青年;1969年被评为辽宁省先进个人;1989年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四川省及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王德友自幼痴迷文学,1957年便在《长沙晚报》副刊发表散文,并在社会文化领域兼任重要职务:曾担任北京《神剑》文艺双月刊川东编辑部主任、永川市作家协会主席等,在各级报刊发表散文、报告文学、小说等体裁作品超250万字。其创作成果丰硕:曾获散文全国征文一等奖、四川省文艺最高奖“巴蜀文艺大奖”报告文学奖;公开出版作品包括报告文学选集《天使腾飞录》(1989年,北京团结出版社)、散文选集《土地》(1994年,成都出版社)、中篇小说精选集《送你香罗帕》(1999年,南海出版公司)、长篇儿童小说《兵兵捉鬼》(2001年,重庆出版社),以及近年由香港大成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350余万字《王德友文集》(1-10卷,含4部长篇纪实作品、6部中篇小说、3部长篇小说)。

近年来,王德友致力于书法习作,2020年获“国粹文化传承人”、2021年获“优秀书画家”称号,多次在全国书画大赛中斩获金奖与特等奖,作品入选《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集》。现担任中书协会员、北京翰林书画院特聘教授等,持续在文学与书画领域传递文化力量。

如今,王德友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活力。未来,他将继续以笔墨为舟,在文学与书法的天地里深耕细作,为时代留下更多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价值的文化印记。

获奖作品赏析:

王德友老师的这幅书法作品《惠风和畅》,初观之下即给人以温润如风、心旷神怡之感。作品整体格调高雅、气韵悠远,四字既蕴含古意,又流露出作者深厚的书法功底和个性笔致。正如宋人林逋所言:“翰墨之道,神与理融,形与气畅。”这幅作品正是“形神俱佳”的生动写照。

在用笔上,王德友老师表现出极强的掌控力与变化意识。笔画粗细有致、转折灵动,提按之间张弛有度,充分展现出传统书法中“中锋行笔、藏锋起止”的技法精髓。尤其是“风”字的运笔洒脱、结体舒展,笔势宛若清风拂面,极富韵律感与动感。整幅作品墨色浓淡错落,干湿相间,富有层次变化,给人一种既自然又不失章法的视觉美感。

布局上,四字结构匀称,虚实相生,字与字之间的留白恰到好处,使整幅作品显得通透灵动,没有丝毫的拥挤或松散之感。整体横向展开,气息连贯,呼应了“和畅”二字所蕴含的平和与宽广之意。落款部分的章法安排也颇为考究,钤印红印鲜明,与墨色形成视觉对比,增加了整幅作品的艺术张力与完整性。

内容“惠风和畅”出自《后汉书·张衡传》,“时和岁丰,惠风和畅。”意指春风和煦、气候宜人,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赞颂与向往。王老师选择此语入书,既有文化意涵,又贴近现实情感,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感染力。

总体而言,王德友老师的这幅《惠风和畅》在技法、章法与神韵上皆有上乘表现,是一幅极具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的优秀书法作品。恭喜王老师在众多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奖实至名归!期待老师在今后的创作中,继续深入传统、融合个性,带来更多精彩佳作。

 

其他作品欣赏: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