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媒体通稿 > 获奖通稿

陈玲琼女士荣获「墨缘堂全国艺术大赛」诗词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5-26    来源:小墨     点击次数:19

陈玲琼,汉族,1969年4月13日出生,籍贯四川。因身体原因居家休养期间,她以文字为舟,在写作中开辟出一方治愈心灵的精神园地,展现出普通人在困境中对生命热忱的独特诠释。

作为一名热爱写作的创作者,陈玲琼在休养时光中重拾笔墨。尽管身体状态受限,她却在文字世界里找到了能量源泉——通过书写,她得以梳理心绪、观察世界,将生活中的细微感悟转化为具象的文字表达。这种创作不仅是对时光的填充,更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在字里行间,她既倾诉着对生命的思索,也传递着对世界的温柔洞察,让写作成为连接内心与外界的桥梁。

“写作是静默的力量,亦是与世界对话的方式。”陈玲琼的创作始终秉持着这份质朴信念。目前,她虽专注于个人创作天地,却怀揣着与读者分享的期待——希望通过真诚的文字,触动更多人内心的柔软,让那些关于生活、情感与思考的篇章,成为他人生命中的温暖陪伴。

陈玲琼在休养时光中以笔为刃,剖开生活的表象,在文字里构建起独属的精神坐标系。身体的休憩并未让生命的热忱冷却,相反,她将这段特殊的时光化作创作的土壤,让思绪在笔尖肆意生长。期待着有朝一日,她将那些在纸页间沉淀的文字分享给更多人,让其中的情感与思考成为照进他人生活的微光,证明平凡生命亦能在文字中绽放出独特的光芒。

获奖作品赏析:

陈玲琼老师的诗词《广安赋》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饱满的情感力量,获得一等奖实至名归。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生动描绘了广安这片土地的自然风光、历史传承以及新时代的奋进精神,充分体现了诗人与家乡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开头便以“在蜀地的怀抱中,广安如诗,山水相依”点明地域特征,将广安描绘成一首美丽的诗篇,山水相依的画面既具诗意,又充满画面感。青翠的山峦、潺潺的溪流不仅构筑了自然的美景,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故事,赋予广安一种厚重的文化积淀。这样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深厚的基调和广阔的意境。

接着诗人通过“邓公故里,伟人摇篮”切入历史层面,着重强调了广安作为伟人邓小平的故乡的重要地位。这段描写不仅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尊敬,也彰显了广安在中国现代改革中的关键作用,诗句“他以智慧点亮了改革的星空,在这片土地上,播撒希望的种子”充满了力量感与希望,充分表现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第三段“春风拂面,稻田金黄,农夫的笑声,似晨钟暮鼓”,通过具体而生动的细节,刻画出乡村的丰收景象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形象地表现了勤劳与坚韧精神的传承,为诗歌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紧接着“广安的夜空,星辰璀璨,如同人民的心愿,闪烁不息”,以夜空和星辰为意象,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永不熄灭的梦想,情感真挚而深远。

后续诗段从乡村到城市,从历史到未来,层层递进,展现了广安从传统到现代、从过去到未来的辉煌历程。诗人用“无论是茶香四溢的乡村,还是繁华似锦的城市,广安的脉搏,跳动着奋进的节拍”将地域特征与时代精神完美融合,气势磅礴且情感饱满,令人振奋。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却不乏诗意和深度,结构严谨,节奏感强。陈玲琼老师善用对仗与排比,增强了诗的韵律美和表达力度,令人读来朗朗上口,富有感染力。

当然,诗歌在铺陈情景与情感的同时,部分段落的表达较为平实,若能在某些意象上更加凝练、形象化,或加入更具象征意义的细节,或许能增强作品的诗意张力和艺术层次,使读者产生更丰富的联想和感悟。此外,诗中情感色彩浓厚,节奏略趋一致,适当调整节奏变化,增加情感的起伏和层次,将更具动人心弦的效果。

总的来说,陈玲琼老师的《广安赋》是一首思想深刻、感情真挚的佳作,既体现了对家乡的热爱,也彰显了对未来的期待。恭喜陈玲琼老师荣获一等奖,期待她未来在意象深度和节奏变化上进一步探索,创作出更加精彩动人的诗词作品。

其他作品欣赏:

 

1.月下独行

2.宁静的小山村

3.正能量之歌

4. 散文

农民的希望

陈玲琼

在四川的广袤田野上,农民的身影总是忙碌而坚韧。他们用双手耕耘着这片土地,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田间,农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播种、浇水、施肥,直到夕阳西下,才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对于他们来说,土地不仅仅是生存的依靠,更是梦想的承载。

四川的农民大多以种植水稻、玉米和各种蔬菜为生。每年的春天,是他们最为忙碌的季节。此时,田间的泥土被翻耕得松软,散发着淡淡的泥土芬芳。农民们在心中默默祈盼,愿这一年能有个好收成。随着季节的变化,稻谷渐渐长高,绿油油的稻田如同一片生机盎然的海洋,摇曳在微风中。每当看到稻穗逐渐饱满,农民的脸上便会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然而,农民的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天灾人祸常常让他们的希望化为泡影。干旱、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时常让他们的辛勤付出化为乌有。面对这些困境,农民们从未放弃过希望。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坚持,才能迎来明天的阳光。每一次的失败,都是下一次成功的积累。正是这种顽强的信念,支撑着他们在逆境中继续前行。

秋天的丰收季节,是农民们最期待的时刻。金黄的稻谷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农民们在田间忙着收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每一粒稻谷,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承载着他们的希望与梦想。收获的喜悦不仅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是精神的升华。农民们在这一刻,感受到自己与土地的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农民的生活或许显得有些缓慢,但他们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希望的火焰。对于他们来说,土地是生命的源泉,是希望的寄托。无论未来的道路多么艰辛,他们都将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期待着每一个明天的到来。因为他们深知,只有努力耕耘,才能收获希望的果实。

COPYRIGHT © 2024-2026 墨缘堂.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20000315号-3
主办:厦门翰墨海峡书画院 协办单位:厦门如易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厦门沃鸿信息技术限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